第十一届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

基本信息

为加快落实“十四五”土壤地下水污染领域预防为主、风险管控、水土共治要求,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促进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贵州大学等单位定于2025年8月9-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第十一届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协同防控与绿色低碳修复。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拟邀)、贵州大学

承办单位: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委会、贵州省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水文地球化学专委会

协办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4地质大队、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国际协办单位: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瑞典农业大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Sustainable Horizons》期刊、《Water Cycle》期刊

学术委员会

学术顾问: 

柴立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林学钰 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

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马  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毛景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倪晋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焰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魏复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

吴丰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运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朱利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吴宏伟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张发旺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

Sudhagar Mani ,美国乔治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教授

Franklin W.Schwartz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Kevin Bishop,瑞典农业大学教授、瑞典皇家农林科学院院士

Carolina Olid,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

Pete Smith,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Bin Gao,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

Carlito Baltazar Tabeli菲律宾州立大学棉兰老岛国立大学伊利根技术学院

主任委员:

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津大学

吴攀 贵州大学副校长

副主任委员:

郑春苗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

李广贺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专委会主任

委员(按姓氏以拼音为序):

白晓永、蔡五田、曹心德、陈  扬、陈  锐、陈玖斌、陈梦舫、陈能场、陈同斌、谌  书、仇荣亮、楚文海、党  志、段  磊、段宏飞、丁爱中、丁贞玉、董书宁、方占强、冯新斌、冯秀娟、BinGao、高大文、高旭波、郭浩文、郭华明、韩  杰、韩占涛、韩贵琳、何  理、何孟常、何  伟、侯德义、胡  清、胡冠九、华绍广、黄沈发、贾永锋、贾  夏、解宇峰、纪志永、贾仲君、姜  林、焦永杰、焦文涛、康小兵、来楷迪、李芳柏、李海龙、李培月、李亚松、李思亮、李社锋、廖  兵、林匡飞、刘  国、刘伟江、刘晓文、刘兴宇、刘学炎、刘承帅、梁继东、罗栋源、骆永明、鲁春辉、马  雷、马福俊、蒲生彦、任伯帜、孙  宁、孙红文、孙约兵、孙蔚旻、孙占学、宋照亮、隋旺华、唐景春、唐晓鹿、滕  应、王  坚、王  炜、王晓光、王兴润、王玉军、吴  健、吴  怡、吴蔓莉、吴克宁、吴文成、伍松林、席北斗、徐芙清、徐应明、徐  海、许淑霞、薛生国、姚  俊、易树平、袁松虎、张  芳、张  敏、张发旺、张  琪、钟  华、周连碧、周启星、周  丹、曾江源
会议日程

(一)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

1.拟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介绍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有关政策与措施;

2.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就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最新研究进展作特邀主旨报告。

(二)分会场

1.分会场学术议题:围绕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协同防控与绿色低碳修复等领域设立36个专题分会场:

1750058133875.jpg

 

2.研究生专场

为给予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青年学者更多实质性交流机会,会议根据研究生注册情况,设立不少于一场专场报告会。

(三)墙报交流

会议期间设墙报交流区域,论文作者可墙报交流研究成果(请在线上报名时提交海报标题),墙报尺寸宽90cm×高120cm,请按照尺寸要求自行打印墙报携带至会场张贴。

(四)生态环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

搭建创新技术、成果和项目交流互动平台,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转化应用。

 


参会须知

1.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5年8月9-10日(8日全天报到)

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2.重要时间节点提醒

论文摘要接收截止:2025年7月10日

3.注册方式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注册,参会人员扫描会议二维码报名注册。

下载.png

第十一届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二维码

4.注册交费流程2.jpg

5.会议服务费

普通参会代表会议服务费2400元/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个人会员2100元/人,在校学生1800元/人。会议服务费含注册费、资料费、餐费等。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统一收取并开具增值税发票。

6.缴费信息

(1)在线缴费(推荐)

使用会议管理系统报名时,可选择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缴费。

(2)银行汇款

单位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开 户 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账    号:7501 0188 0003 31250

汇款须知:个人转账请务必备注:地下水+发票抬头+姓名+手机号;请将汇款底单上传至会议报名系统,财务审核后会更新您的缴费状态。

(3)报到现场缴费

报到现场可刷银联卡(POS机)缴费。

7.会议发票

会议提供电子发票,发票内容为:会议服务费。请参会代表按照系统提示准确填写发票信息及发票接收邮箱和电话。现场签到后,实时开具电子版发票。

联系我们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 刘红光

电  话:18500050178